首页 > 动态资讯 > 动态资讯详情

中医药助力“一带一路”新建设,盘点各地利好政策捕捉发展机遇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18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医药、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国际合作取得显著进展。

自古以来,中医药就伴随商贸活动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如今,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交流合作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为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健康福祉。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领域国际合作有序发展,国家先后编制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完善了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擘画了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蓝图。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30多万名中医药从业者开设了8万多家中医诊所。中国已与14个共建国家签订了传统医药合作文件,8个共建国家在本国法律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投入建设。中医药对于赋能共建国家民众健康保障、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见,近年来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快速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诸多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政策。同时,全国各省份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符合当地特色的政策,助力中医药行业发展壮大。借势最近的热点话题,我们盘点了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及各省份中医药政策,供大家及时了解、学习最新行业政策。

国家卫健委

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医疗机构托育服务

10月1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广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药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用中医的理念和方法提供健康服务。

国家卫健委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诊疗方案(2023年版)》印发,明确中医治疗方案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是一种少见、快速进展、危及生命的感染相关性急性脑病,多由病毒感染诱发。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早期识别能力,提升规范化诊疗水平和救治效果,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了《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诊疗方案(2023年版)》,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颅脑影像学、诊断、早期预警、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其中中医治疗部分针对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初期、极期(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根据不同证型,分别明确了具体的中药治疗以及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

北京

建立不少于20个中医药质控中心

7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联合印发《北京市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中西医并重,加强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行动方案》在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提出,加强医疗要素管理,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要严格按照《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要求,严格落实感控管理各项要求。在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方面提出,关注重点环节管理,加强中医、营养、康复、精神、检验、病理、影像、药学等科室的多学科会诊参与度,充分发挥营养和康复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的积极作用。在加强体系建设和检查督导方面提出,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年度开展优秀病案评比,市病案质控中心要组织开展本市医疗机构优秀病案评比工作,评选百佳病案并加强宣传交流。市中医管理局要持续推动中医药质控中心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质控中心评估工作,提升中医药质控质量,到2025年末,全市中医药质控中心不少于20个。

江苏

完善药材供应链、药品创新链、人才培育链,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10月12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方案》明确,推进23个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提质升级,推广24个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建设2—3个省级中医康复中心、5—8个省中医康复重点专科。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实现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全覆盖。

《方案》要求,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中医馆,全省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三级、四级、五级中医馆占比分别达50%、30%、20%左右;开展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每个设区市分别开展不少于1项的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试点。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建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及相关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在中西医协同推进方面,《方案》提出,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完善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方案》提出,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围绕全省中医药优势学科(专科)领域,布局或创建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传承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天津

打造中医医疗集群,大力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分级诊疗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一直以来,天津市高度重视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通过打造中医医疗集群,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分级诊疗,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十四五”末,天津市将实现“百”余个中医重点专科,辐射“千”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指导“万”名以上中医医护人员的中医重点专科医联体“百千万工程”目标。

同时,天津市出台《天津市中医医疗集群建设方案(2022—2024年)》,将在“十四五”期间开展中医医疗集群建设,以促进天津市中医医疗资源共享,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重点,纵向推进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组织架构建设,横向推进中医专科联盟建设,结合不同成员单位的实际需求,聚焦重点专科和专科联盟建设的重点任务、关键环节,明确中医医疗集群内各成员单位“责、权、利及任务清单”,同时发挥学协会等中医药社团组织协同作用,建立“重点专科医联体+专科联盟+学协会+博硕士服务团”横纵结合、点面互补、统筹推进的中医医疗集群工作架构。

河北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7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若干措施》为引领,河北将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绿色发展水平、中药材生产供应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中药材种植实现规范化,中医药标准化计量化体系基本建立,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国领先,服务人民生命健康能力显著增强。

发挥以成果产出为特征的创新平台作用。建设省级中药制剂创新和转化智能管控平台,应用AI技术开展剂型改良、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设立中药产业专门研究机构,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和省级重点研究室等创新平台。

宁夏

支持企业与医疗机构共建互联网中医院

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健康管理持续提质,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在居民健康管理、健康养老、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充分应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方案》明确,实施医疗机构数字信息建设提级扩能行动,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支持企业与医疗机构共建互联网中医院,拓展中医线上医疗服务内容。开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加快自治区中医药数据中心、智慧中药房建设,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一体化”共享、“一站式”结算等服务。推进宁夏中医药信息化数据与宁夏互联网医院一体化平台数据中心实现互联互通。

《方案》提出,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提质扩容行动,促进互联网医院多元发展。探索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运营机制,支持中医、妇儿、口腔等专科医院入驻宁夏互联网医院一体化平台,提升公立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引入全国专家资源,跨省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会诊。鼓励中医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中医药签约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常见病防治。

山东

推动中医药服务融入医养全过程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进展成效。会上,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介绍,5年来,山东省立足全省人口发展和老龄化省情,紧盯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示范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中医药服务融入医养全过程,建设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2家,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2.2%。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介绍,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初步构建起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健康服务体系。健康养老产业优势明显。医养结合全域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养老服务机构数、医疗和养老床位数等均居全国前列。指导济南、潍坊两市开展养生保健星级评定试点工作,着重培育一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医药专业人员为技术支撑的知名养生保健服务集团。

安徽

设置中医质控中心提升医疗质量

7月,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末,设置完成不少于10个中医专业省级质控中心,不少于80个市级中医质控中心。

《方案》提出,加强中医药质控。医疗机构应将中医医疗技术应用、中药合理使用等,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按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重视中医临床科室人员配备,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和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坚持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服务。各市、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及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加强中医药质控机构设置和建设,加大中医诊疗技术规范的修订和完善。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中医医疗机构中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出院患者比例纳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效果监测指标。

《方案》明确,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要严格按照《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要求,严格落实感控管理各项要求。加强中医、营养、康复、精神、检验、病理、影像、药学等科室的多学科会诊参与度。

甘肃

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5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聚焦中医药强省建设,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8项重大工程;到2025年,在全省打造一批中医药服务高地,构建更为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

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方面,聚力打造中医药医疗服务高地,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市中医医院作为依托医院,积极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持续强化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到2025年,全省所有三级和85%以上的二级公立中医类医院按标准建设康复科;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发展基础,全省100%的县级中医医院建成“两专科一中心”,15%的中医馆建设成为旗舰中医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老年健康服务中的优势作用。

在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方面,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在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医院遴选建设2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

广西

立足特色优势 突出创新联动 全面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策平台优势,从顶层设计上把握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大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区中医药大会,修订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十四五”以来,先后印发《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迎来重大发展新机遇。

编者按:

卓越未来立足根本着眼未来 为中医药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利好中药创新药的政策持续发布,鼓励中药传承与创新,随着政策不断推进落地中药创新将持续受益,中药研发市场将会不断扩容升级,在此背景下,中药CRO行业也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在中药CRO行业扎根20余年的卓越未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临床CRO之一,规模从最初的30-40人发展至1600余人,合作的研究中心近千家,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至今已承接了1200余项新药、器械及上市后药品的临床研究项目 (含SMO项目),专业涉及肿瘤、精神神经、呼吸、心脑血管、骨科、儿科、消化、麻醉等多个领域,几乎涵盖整个医学细分学科,在中药临床中更是闻名,中药新药注册临床研究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近期更是有数十项中药创新药临床试验同时在研。

 除此之外,卓越未来建设肿瘤临床研究中心、精神神经临床研究中心、心脑血管临床研究中心、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儿科临床研究中心、消化临床研究中心、骨科临床研究中心等【八大专业临床研究子平台】,以医学研究、临床试验研究、上市后临床研究、一致性评价、注册申报、第三方稽查、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SMO)、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等服务为核心,结合行业内权威的医学+运营团队为医药、器械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产品研发周期长、上市时间长、企业投入成本高的痛点、难点,加速国内药品、器械产品的创新,持续打造更为专业、优质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内医药、器械创新性、产业化提供有效支撑。